乌海市商事调解中心始终将高效化解商事纠纷、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核心使命。上半年,中心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206件,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。依托专业化调解队伍与规范化流程,累计提供免费咨询181人次;其中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咨询34人次,为农民工提供咨询15人次。成功调解案件25件,调解成功率为12.1%。其中,16件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取得强制执行力,有力彰显了 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 理念。通过打造“企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 的调解服务品牌,有效疏解了法院诉讼压力,显著降低了市场主体解纷成本。一批典型案例在保障权益、引导合规、稳定秩序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。
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“直通车” 作用,在市工商联的统筹和支持下,深度参与地方立法实践。骨干力量全程参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《乌海市养犬管理条例》发布会及《乌海市黄河河道保护和管理条例(草案)》、《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(草案)、《内蒙古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》(草案)等多项重要法规的立法调研座谈,提出高质量立法建议6条,为提升立法科学性、践行 “立法为民” 宗旨贡献了一线智慧。
下一步中心将充分发挥作用,联合市工商联建立企业纠纷风险预警体系,定期梳理调解案例中的高频问题,形成《企业纠纷预防指引》,推送至各会员企业,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;建立调解协议履行台账,对达成协议的案件进行15日跟踪回访,对履行有困难的及时协调,确保自动履行率提升至 60% 以上;开展“调解服务宣传月”活动,通过企业座谈会、案例宣讲会、短视频推广等形式,提升“企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品牌知晓度;针对数字经济、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,制定专项调解规则,培育专业调解人才,满足多样化纠纷解决需求。
上一条:
下一条: